20100616

[music] 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德國經典之夜



我去了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Orchestra的來台演奏會!而且是我聽過最棒的現場之一,甚至比Sawallisch帶費城愛樂來台灣的那場還要棒。我看我以後都沒辦法聽NSO了……

我很晚才得到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Orchestra 要來台灣的消息,所以只能買到邊邊的位置,如果是Marriner親自領軍來,我就會買最貴的位置坐在第七第八排了。其實我到了現場翻開節目單才猛然想起所謂「約夏貝爾」究竟何許人也,「喔喔,原來是那個在紐約街頭拉琴的Joshua Bell呀?」可見我有多麼無視新一輩的小提琴手,對啦,至少還有一個我是喜歡的便是Gil Shaham。

進場之前聽到一對男女正在討論去歐洲趕演奏會的戰績:「本來要去聽楊頌斯指揮柏愛威爾第安魂曲結果……少見的曲目呀……」「楊頌斯真的很棒……我待在那裡七天聽了八場……」「先聽了布列頓的歌劇又聽了演奏會形式的女武神第三天……」我不禁嫉妒得要命:如果我沒有把錢都進貢給日本男人的話……

我有一些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的CD,全都是巴哈莫札特,在我心目中,他們就是莫札特的代表,絕不會再有別人。而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這次的曲目是什麼,只是為了一償宿願現場聽到他們,翻開節目單才看到是貝多芬跟孟德爾頌,算了,反正是Brita贊助(笑)。

看到一樓完全坐滿,出來的團員們應該嚇了一跳吧?嘿嘿,我是真的專程來看Orchestra的唷~

我不是很喜歡貝多芬,但第一首"Coriolan" Overture讓我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媽媽啊,我從來沒聽過這麼好聽的貝多芬,我也從來不覺得貝多芬有這麼好聽耶,什麼叫做全團一心,什麼叫做連呼吸都一致的交響樂,就是這個啊(抱頭尖叫)。他們的管與弦怎麼可以融合到這種程度啊?明明是完全不一樣的音色怎麼作到合而為一的啊?所謂「完全完美的和諧」就是這樣子的吧?他們簡直就讓我愛上貝多芬了。

第二首是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基本上這是守村悠季第一次與富士見定期演出的曲目,我家那片Milstein大概都快被我聽爛了,所以Bell每次滑過去沒拉清楚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嘴角竊笑,不過基本上他的技術是真的很不錯啦,不過我是以精準清晰著稱的Milstein為標準(加上我還有妖人海飛茲版),所以難免對Bell很不公平(笑)。聽到第一樂章最後的Cadenza我忍不住快要笑出來,這應該是Bell自己發揮的吧?這麼愛現愛衝,不會有別的前輩這樣做的。不過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實在非常強,與Bell融為一體。那把Stradivari真的也是把很棒的琴,音色柔軟清亮,感覺像是位美麗柔韌而剛毅的青年女性。

第二小提琴次席似乎非常欣賞Bell的演奏,看他一直非常注意對方,似乎也很enjoy的樣子,上半場最後Bell的炫技小曲也是他第一個爆出喝采,害我覺得很好玩。

下半場的貝多芬七號在台灣跟日本應該已經快要變成國民曲目了,連我都為了野田惠同學把這首曲子放進朋友的婚禮歌單中。可是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完全沒有其他樂團的張狂,即使是在歡快的樂段當中也維持著嚴格的和諧起落,漸強、漸弱、突強都完全像是一個人演奏出來地那麼齊整,音色又是那麼圓融美麗,長笛與單簧管的躍動最得我心,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穩而集中地hold住下盤……實在是我聽過最棒的貝多芬之一。對嘛,大家常常演奏貝多芬的時候會忘記他是古典樂派的耶(笑)。

最後還賺到一首費加洛婚禮序曲,聽到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現場的莫札特,我只能說真是了無遺憾,我賺到了啦哈哈哈。因為這場實在是太棒了所以我忍不住打電話給我聽古典樂的好朋友炫耀,真對不起啊我放了閃光,聽到現場的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我是人生的贏家啦~~(衩腰笑)

討厭的是現場賣的CD全都是Joshua Bell的,怒呀,難道當局就忽視了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的樂迷嗎?好歹也拿幾張他們的貝多芬出來賣嘛!

PS:團裡遠遠看到幾位型男帥哥美女:第一小提琴末席有位修長禮服正妹,身材超好。來助陣的第三位法國號(因為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是二管編制,看來這位第三把法國號是來加聲音的)穿著黑銀西裝一副型男樣。單簧管首席雖然頭髮有點少但是吹的時候很帥~至於Joshua Bell嘛……很抱歉大部分時間我都自動忽略他啊哇哈哈。

下一個要衝的就是七月底的Pet Shop Boys!我二十多年來的宿願就要得償了啊,終於可以見到我二十多年來的偶像了!超開心!

20100613

[英田サキ] 恋ひめやも



*本文原載於「腐男子.net」邀稿。

這是個非常、非常普通的故事,雖然普通,卻精緻細膩,在平凡中透露動人的氣質。

「長月の有明の月夜ありつつも、君が来まさば我れ恋ひめやも。」(如十月夜長之月依然高掛,若您來相會,我心本不會癡狂至此)

本書標題《恋ひめやも》選自《萬葉集》大海女皇子的和歌。意義還滿曖昧的,兩位主角在書中就用了一點點篇幅,引經據典來討論古文當中「到底愛或不愛」、「要不要愛」的問題,所以,中文書名勉強翻作《愛與不愛之間》可能比較貼近這本書的原意。

在台北SOGO淳久堂迎接兩本《卒業生》時,在架上看到這本書剛好沒買到所以就順手把它帶回家,因為我算是英田病患者之一嘛,總覺得新書如果評價沒 有很離譜就應該看一下(像大洋的那本《Like Father, Like Son》就被一些日本讀者評價得不是很好所以我沒收)。結果之前《デコイ 囮鳥》、《デコイ 迷鳥》、《最果ての空》等這些評價超高的因為太沉重,都沒力 氣看完。倒是這本《恋ひめやも》內文非常順暢如流水,我一口氣就看完了。

不同於以往英田硬派警匪黑道的故事,敘述兩個非常平常的普通人陷入非常普通的戀愛苦惱裡:棚橋孝太郎原本有個論及婚嫁的女朋友,在一次高中同學會中 偶然與過去三年級班導師水原慧重新見面,發覺以前土氣的老師竟然變得非常有魅力,過去在學校當中與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也湧上心頭。棚橋喜歡看書,偶然發現 老師家裡有很多書,就常常去老師家裡借,他對老師的心情也越來越複雜難解。

棚橋記得高中時有次看到教數學的大竹老師好像跟水原吵架之後生氣地衝出導師室,就問了一下水原,水原回答沒有再跟大竹聯絡了。但有一天他晚上又去老 師家叨擾時,卻發現大竹出現在老師家門口……本書前半〈為了有一天會結束的戀情〉是從棚橋的角度去看這個經過,一直寫到他終於向水原告白。後半〈恋ひめやも〉則是從水原的角度去看這之後發生的事情以及他的心路歷程。

這個故事真的非常、非常普通,但是它很舒服。我懷疑英田寫這本書應該是當作休息。

整體劇情舒緩不緊湊,描述的方式甚至有點像散文。從來沒有對任何人產生過熱情的棚橋,娓娓道來他再見到水原老師之後,過去回憶與現在進程的交錯,在社會一般正當之途:與美嬌娘結婚生子,與被年紀比他大八歲的男性高中老師強烈牽引的情感之間擺盪痛苦。水原老師與他明明就興趣相投、心靈相契,水原孤獨的身影、緊閉的心扉,以及受傷的靈魂更是在在對棚橋發出致命的吸引力,呼喚著棚橋去照顧呵護他,但太多因素讓他猶豫不決,遲遲不敢表露真心……

有一段他們還在曖昧期的劇情我真的非常喜歡,讀到時不知為何眼眶熱熱的:

「看著你滿愉快的。所以那個時候,我常常會看你……」

對老師來說我曾是特別的。說不定那只是望著路邊開放的花兒、吐一口氣的程度而已,但即使如此,老師是有意識地 看著我的。

「我想再次回到高中時代,重讀一次三年級。」

老師朝我投以詢問的眼神,彷彿在問「為什麼?」,我則默默無語,回望老師,凝視他的臉。

在月光投射進來的幽暗房間裡,我們互相凝視久久,老師的眼簾漸漸沉重,最終我開始聽見他熟睡發出的平穩呼吸聲。雖然想一直看著他的睡臉,但因為我也醉了,被睡魔打敗,閉上了眼睛。

只是這樣不足為奇的描述,卻能細緻地勾勒出在兩人之間暗暗流動的纏綿情意。雖然日本亞馬遜上有書評說這本書像是「一板一眼的好學生作文」,但作文能寫到這種程度,這位好學生應該也非常不簡單了。

在後篇水原觀點的劇情裡,敘述了他被愛深深傷害、無法相信愛的心情,又因為家庭背景益發無法坦然接受大竹與棚橋的愛,以及他慢慢被棚橋融化防衛的過程。坦白說後篇寫的沒有前篇那麼細膩,算是情節營造居多取勝。

還有,雖然英田真的很會寫床戲,有「後背位女王」之稱的她果然在兩人的初H就以後背位服務大眾……但接近結尾有一場從討論A書引出的床戲,就我來看根本多餘,應該是因為本書取向類別的關係才硬加上服務讀者的,有點可惜。不過後篇最後棚橋聽到水原家庭背景心路歷程後做出的反應,以及水原看到棚橋反應後內心的化學效應(我說水原哪,有棚橋這麼好的男人,如果是我早就撲進他懷裡了,幹嘛這麼矜持呢),種種交流讓人心弦也為之震動。

不過邊看這本書我邊擔心,一旦被中文化,要是譯筆不能譯出那種流暢優美的散文風敘述,整篇故事就會顯得非常無聊,這也是台灣出版社要承擔的風險吧。

PS:因為跟榎田尤利好評不斷的《初戀》(はつ恋)出版時間相隔不遠,插畫同樣是小山田あみ,設定也是高中生與老師戀愛,在日本常被拿來比較也是無可避免。我是認為榎田、英田各有各的風格啦,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