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8

[work] 走進台灣的黃昏地帶


↑這張照片很可惜在書折口沒有印成彩色,
 很想讓大家看看他們身後台灣鮮豔的綠樹與陽光。
(王富德先生攝影,版權屬於山崎勉與米澤光敦先生,發布權屬於原出版社。)


「妳的快捷郵件!日本來的!」正當修稿查資料看得昏天暗地,一大包日本EMS郵便袋猛然空降到我桌上,埼玉縣?是山崎先生寄來的正片吧。可這麼大包,裡面還有附土產嗎?打開來是兩層玻璃袋,接著是硬殼盒子,上頭清楚寫著數量規格等等,打開後是包了好幾圈的氣泡紙,裡面或是一條一條,或用夾子夾好的切斷正片放在硬塑膠正片活頁夾裡,一張張一格格全都標上我們網路連絡用的檔名標號。「山崎先生還真謹慎……」我不禁感嘆,同時也在暗暗盤算:快截稿了,數量這麼龐大的正片(還加上米澤先生之前寄來的好幾批正片與圖檔光碟)究竟該怎麼料理才最快、最萬無一失。

接近午夜,我瀕臨當機的腦袋裡,風車般轉著編輯的例行機械式思考,一面翻動眼前壯觀的正片小山,一面暗自叫苦時,最底下用透明夾夾著的一張沖洗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是米澤先生與山崎先生想要做為作者介紹的照片,兩人並肩走在鐵軌的道岔上,一人一條,從兩線走向一線。他們手裡拿著單眼或腳架,微微低頭看著前方,臉上掛著寧靜而喜悅的笑容。

一瞬間我突然眼眶發熱,流下淚來。

面對米澤先生與山崎先生時,我最常有的情緒居然是「汗顏」。是的,每次聽他們說話,我都覺得自己好像很不了解台灣,或許更好說是我似乎缺乏了一些對台灣的熱情,因為從小生長在這兒,在求知、追逐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對台灣的一切都已經習以為常、不足為奇。看著那些之前讓我頭痛的正片,遂成了無價之寶,或許並非出自名家之手,卻蘊含對台灣深深的愛情。我可以感覺到,他們透過鏡頭注視台灣時,心裡的喜愛、好奇、熱情、讚嘆、急切,或是惆悵。不管眼前的建築、鐵道出自哪個時代、哪個政權之手,他們都把它當作台灣現有的實然,想要去窮究、愛惜,甚至與飛速的變遷賽跑,試圖多體味一下、多留下一些消失在時光中的身影。

於是我在正片中,看到了去年突然拆除的關廟線後壁厝車站,新營糖廠股道區最後裝卸甘蔗重車的壯觀景象,還有粉筆在白鐵仔身上寫下的「台東」字樣映在夕陽餘暉中……那原是我們所擁有,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失去的美好。

過去的老東西,與進步、創新真的不能並存嗎?當我們在急著分辨派系、認同時,有沒有想過:無論如何,那些都是我們的所有,正因為有這些,台灣才之所以為台灣。我每次都想到米澤先生在亞泥新竹廠那節說到:「廠裡什麼國家的車子都有,乍看好像沒什麼整體性,不過正是這種什麼都容納的大鍋菜性格,才造就台灣獨特的風味啊。」如果我們拉遠一點,甚至遠到像米澤先生與山崎先生那麼遠,是不是就可以用全新的眼光,去接受、去愛這片土地現在的樣子,並思考能為它以及生活其上的人們做些什麼?

米澤先生,山崎先生,謝謝你們為台灣留下那些美麗的景象。我們上次吃了桃源街牛肉麵還有東河包子,下次再一起去吃蚵仔煎跟米粉湯喔!


《台灣黃昏地帶》→博客來網頁
        →誠品全網網頁
        →金石堂網路書店網頁

米沢 光敦的網頁「台灣黃昏地帶」→
山﨑 勉的網頁「GP7500鐵路の轍」→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不過正是這種什麼都容納的大鍋菜性格,才造就台灣獨特的風味啊。」
看到這段話我也不禁眼眶濕潤了。
因為這也是我的想法啊,之前才在朋友的網誌上留下類似的話語;
不管是正台名正中名,都只是台灣整個文化的一小部分,獨尊一個排除其他都變得不完整了。
我喜愛台灣的大鍋菜個性。

這本書看起來真不錯,列入購買清單中~:3

miyako 提到...

找我買啦學妹~!

匿名 提到...

親愛的學姊
當我跑去博x來找這本書的時候,才猛然想起,我應該要找妳買,還好手指還沒按下去XD
所以學姊我要一本喲(羞)
找時間出來喝茶吧~~(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