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圖裡頭的人不是我,是剛好好心拿起來端詳的路人......
PS2:有位署名「BLUE」的客人在我的PLUGOO裡留言,因為離線訊息時中文會全部變成問號,所以我完全看不出來你要說什麼,很抱歉......可以請你留英文的離線訊息給我嗎?
其實在很久之前就應該要來寫這篇了,但是因為很多這個那個的原因比如腰痛的不定時不定點部位發作啦,吃Solaxin跟Mogen的嗜睡副作用啦,超緊迫的交稿日期卻每天都得去醫院作復健要規律作息啦之類的……在發售日之前還打電話跟好朋友哭說:「請問我可不可以去某社的倉庫把印好的書偷偷燒掉?」然後被每個朋友巴頭白眼說:「妳認了吧,人家預售都下訂單了。」然後發售日到了又一副興奮樣拄著拐杖跑去會場擠著買書(明明前一天跟前前一天還痛得必須吃藥)照廣告看板感動到不行,真神經了我……經過了一邊趕稿一邊面對悠季鑽透牛角尖彆扭到極點的思考一再翻桌很想叫他自己拿琴弦去吊一吊……好不容易第一部四本稿件全部完結之後,又因為作GSH(Guided Self Healing)做出一個比一個芭樂的前世故事(居然真的有BL劇情!)心情DOWN超久,想想還是要給大家一個交代吧……就還是要來寫一下。
對啦,就是「富X見」啦,我十數年的青春以及今後數年的人生……真不知該怎麼說才好,中文版拿在手裡時,感覺真是百味雜陳。我回想起第一次拿到這本小小的日文版文庫本,是在大學的社團辦公室裡,坐在地毯上用當時還不是很純熟的日文快樂而貪婪地讀著,當時根本不會料到日後會為它做同人誌、寫同人小說,到今天竟幫忙推動中文授權,還把它翻譯成中文。似乎我與這部作品就是有著冥冥之中的奇特緣分,否則為什麼我十數年來我愛過的作品無數,會實際跳下去做到這種程度的就只有這部而已呢?
於是我開始了對秋月老師的文章字斟句酌,與悠季的無限回圈思考搏鬥的生活。每次我都跟別人形容說:「這份工作就是在跟萬年閃光夫妻搏鬥。」面對悠季彆扭到小宇宙大爆發的性格,以及圭甜死人不償命的那張油嘴,身為中文化的心情簡直像在坐雲霄飛車,但是又必須保持冷靜、進入狀況,甚至把自己設想成劇中人,否則沒辦法把劇中的情境與人物的想法、說話翻得傳神。
再加上主述者第一人稱的悠季是個很會鑽牛角尖,喜歡自我否定的傢伙,想法老是繞來繞去的,如果不跟著他的想法轉,很容易就不知道轉到哪裡去。所以我在翻譯的時候必須把他邏輯跟得緊緊的,隨時都要注意目前為止文本是否有所矛盾。但這樣作對我來說有點痛苦,因為我本身的性格有點像悠季,自我厭惡、否定、懷疑,凡事喜歡往壞處想,所以心情很容易跟他同步。比如第四集裡他曾經苦悶到去買醉,結果我也超想喝酒的(糟)!
不過好處是絕大部份的背景音樂我都有,哈哈!所以翻到某處劇情的時候就可以馬上把CD調出來聽,還可以順便作一下版本比較……其實後來我有些CD是為了看富士見而買的。想當年我恰巧喜歡巴哈權威謝霖,收藏到那片最好的日版飛利浦,謝霖與馬利納合作巴哈《G弦之歌》,當下覺得這氣質還滿悠季的,結果過沒多久第二部本傳裡就真的寫悠季要以謝霖為目標,哇~我跟秋月老師還真是心有靈犀*羞*。唯一沒辦法聽的是《唐懷瑟》因為我跟悠季同步啊,只要一聽到那音樂就想到性急又衝動的圭就這樣冒冒失失地把人家悠季給吃掉了!哼哼,圭你這公子哥兒如果不給鄉下小家碧玉悠季幸福,老娘就跟你拼了(囧)!所以,我還滿想談談古典音樂界,以及就書中的曲目來作版本介紹呢(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專家啦,就容我獻曝一下……),雖然有些CD現在可能已經買不到了,分享一下心得也好。比如說,雖然很多日本漫畫家小說家寫到古典音樂指揮,都會以卡拉揚為模特兒:交響情人夢的千秋真一、富士見的桐之院圭等;但其實我本人並不太欣賞卡拉揚。不過,我手上倒有一些卡拉揚很年輕時候的錄音(維也納愛樂時期),小毛頭時期的卡老大還滿可愛的呢!當年這些CD還真是為了圭而買的,可以讓人遙想一下現在仍然青澀的桐之院。
好!下次就以「富士見音樂版本閒聊」為題吧!(咦?這回結束得好像有點匆忙啊?)
PS:順帶說說我最近看了覺得好看的電影。《海角七號》很多人推所以我就不推了(笑)。讓我看了最開心(?)的兩部電影,分別是蝙蝠俠之《黑暗騎士》。我一向非常厭惡美式英雄片所以一概拒看,但導演諾蘭的顛覆手法為白痴美式英雄注入了奇妙的新生命,有點向日式動畫(押井守?)靠攏的味道,讓一向平板無聊的正邪之爭多了些模糊曖昧的思索空間,繁複卻乾淨的鏡頭、緊張卻俐落的步調,模糊卻耐人尋味的正邪界線,不時拋丟給觀眾的人性命題,讓我看得相當過癮。尤其是Christian Bale與Heath Ledger,太有火花了!Heath Ledger的JOKER更是讓我從頭心跳到尾,從他第一個鏡頭我就完全愛上JOKER這個聰明、病態、天真而瘋狂的人格,他穿著護士服走出高譚總醫院時的天下無敵可愛樣,讓我簡直忍不住要尖叫!明明是個殺人無數的瘋狂罪犯,天啊!完完全全勾起了我的怪物控本能了。
另一部是泰國青春片《愛在暹邏》(官方BLOG→*),雖然被宣傳打成同志片,我倒覺得這片要訴說的只是青春的迷惘與湧動,連帶講述一些週邊的家庭、同儕問題。
基本上我們都會有心跳而憂患的青春期嘛,所以,套句JOKER的話:Why so serious? 我倒覺得這樣的劇情設計還滿符合現代社會議題的,畢竟時代進步的現代,男生愛女生已經不足以表現出「青春時期轉大人」一腳踏童年一腳卻踩入社會的尷尬,與那種不欲人知的小小危險;男生愛男生比較有青春期心兒蹦蹦跳的衝擊性嘛!而且還連帶帶入了一點Gay Issue(性別氣質與性取向的歧視)。裡頭幾乎每一個角色讓人喜愛,雖然兩個帥哥男主角非常奪目,阻礙小情人戀愛的媽媽、暗戀其中小歌手的鄰居女孩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她們的情感,讓人充分生出同理心。沒錯,這部片雖然立意有點夢幻,主要是要我們學習愛的各種面向。值得一提的是兩位男主角眼神非~~~常過電,感情對手戲時簡直火花四濺,光看兩個人眉目傳情,就令人心跳不已值回票價了呢!國內偶像劇演員們可要多學著點!